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郑恺通讯员海华
近日,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海洋产业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筹)发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海洋产业公共开放航次在深圳大亚湾海域完成各项海上测试工作。
这是平台的首个开放共享航次活动。参试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深圳市科研项目,以及企业的自研项目。
开放航次共实施了8小时的海上测试实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进行了声通机、水下航行器SLAM测试、海洋颗粒物原位分类检测仪、偏振荧光仪的测试;南方科技大学进行了水质采样、采泥,并进行了温度、盐度、叶绿素、沉积物的观测;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搭载高功率脉冲震源(声源)的“知行号”混合动力波浪滑翔机进行海上测试,首次实现了震源装备在长航程的波浪滑翔机上搭载,并采用南方科技大学研制的新一代光纤水听器阵列进行接收,未来可用于水声研究、海底浅地层探测等领域。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深圳市中科海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雷达通信、水色定标、卫星通信工作。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对其自研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和多普勒计程仪进行测试。
参试项目凸显了深圳海洋产业特色,多种高精尖海洋仪器,包括水下有缆机器人、混合动力波浪滑翔机等智能海洋航行器,垂向湍流剖面仪、偏振光传感器、高功率脉冲震源等先进传感器,在大亚湾海域进行了综合海试,多数为深圳市自研仪器。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海洋产业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筹)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海洋科研工作者面对高昂的出海费用和紧缺的船舶资源“望洋兴叹”,尤其对涉海中小企业而言,出海费用高、用船渠道少、出海人才紧缺是压在企业发展头上的“三座大山”。航次共享可以让涉海单位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一次出海作业,并且可以得到具有多年海试经验的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持。
目前,平台已整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鹏城实验室5所高校院所台套海洋仪器参与共享。平台以“仪器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为目标,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海洋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海洋环境关键数据共享和海洋专业人才支撑。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