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律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水仙不会养,养不活,不妨试试以下繁殖方式
TUhjnbcbe - 2024/8/19 0:57:00

水仙花除了部分能结种子,可用种子繁殖外,大部分的园艺品种是不能结子的,只能采取无性繁殖。无性繁殖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分球繁殖

这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在水仙的生产性栽培过程中,实际上便是一种繁殖的过程。水仙经过每一轮种植,均可从主鳞茎的两边分生出2~4粒的小鳞茎,将小鳞茎掰下,重新种植,又可形成新的主鳞茎,主鳞茎又可分生出小鳞茎。这种世代相传的繁殖,其速度可满足一般的生产需要。中国水仙的繁殖材料是取自二年生的“种仔”掰下的子球,原因是这种子球个头适中,来源广泛。然而在新品种的繁育、新区的扩种、脱毒苗的培育等方而这种自然增殖率太低,因而人们创造出了分切与组织培养等方法。

分球繁殖的方法有:

小鳞茎繁殖法

小鳞茎繁殖,即将鳞茎主体旁的侧生小鳞茎掰下,作为繁殖材料进行繁殖,从获得“芽仔”算起,要经过三种三收,才能获得商品鳞茎,即“芽仔”种植、“钻仔”种植和“种仔”种植。

1.芽仔种植

“芽仔”即小侧鳞茎,是从三年生种鳞茎上于种植前掰下的。“芽仔”于霜降后种植,整地时,畦面和鞋沟要平,畦宽为1米左右,种植时采取撒播的方法,株距5~6厘米,播后覆土厚3~5厘米,上面覆盖稻草。撒播闽南语称“也仔”,其谐音即为“芽仔”。

整地时,要施足肥,一般每亩分别施入人粪尿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草木灰50千克,土杂肥千克。播后天可齐苗,齐苗后追施2次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

以沟灌为主,以水面淹至畦面下5~10厘米为宜,待畦面湿润后,放干沟水。

立夏,地上部开始枯萎,待全部枯黄后(芒种前),即可挖收晾晒贮藏,待次年播种。

2.钻仔种植

“芽仔”经一年种植后收取的小鳞茎即称“钻仔”,为二年生鳞茎,因其形状像钻头,故得其名。

“钻仔”在种植时,整地、施肥措施与“芽仔”种植时相同。

做畦后,在畦面开横沟,沟距为30厘米,沟深为10厘米左右,沟宽为20~25厘米,播时将“钻仔”头向上,鳞茎盘向下,排列在横沟两侧,每侧播种10颗,播时手指稍用力将“钻仔”按人土中,然后覆土,摊平,最后盖上稻草。于“钻仔”齐苗后,追施1次人粪尿加速效性化肥,每亩人粪尿千克,尿素0.5~1千克,翌年1月底或2月初再追施1次,如有徒长现象,则不再追施。“钻仔”的收获期也在芒种前后,收后也要晾晒,贮藏。

3.种仔种植

经过2年种植,收获后的“种球”即是次年播种用的“种仔”。“种仔”播种前,应做如下的准备工作:

(1)“种仔”是中国水仙最后一年栽培的种鳞茎,其优劣对商品鳞茎的质量至关重要,故种植前必须经过严格地选择和精心处理。

“种仔”种植前,应淘汰有病虫害和小、劣的个体,优良

“种仔”的标准是:鳞茎端正、大小均匀,围径15厘米左右,直径4.5厘米以上,高度6厘米以上。鳞茎盘小而坚实,具有2圈根点;皮膜金黄色有光泽,无“漏底”(茎盘因病害、无根点或根少)、无伤缺。

(2)“种仔”选定后,首先将旁侧的小鳞茎(即“芽仔”)掰下,这些小侧鳞茎即作一年生鳞茎种植使用,掰取时切勿将“种仔”的鳞茎盘撕裂。

(3)为防止病害“种仔”必须进行消毒。方法是用40%福尔马林的倍液浸泡“种仔”。为防治水仙大褐斑病和病毒病,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仔”1小时;或用40℃温水浸泡3小时,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为获得体大、质优的商品种球,“种仔”种植前必须进行阔割,中国水仙鳞茎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能分生出很多脚芽,但脚芽过多,会使养分分散,影响主鳞茎的生长发育,致使商品球变小,花朵变小,有损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中国水仙鳞茎内,侧芽的着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主芽为中心,向两侧一线排列,每隔2~4层鳞片着生一个侧芽。“种仔”中心两侧的小芽是前l年或前2年分化的,有的已形或较为独立的突起,但仍被外层鳞片包裹着,这些侧芽着生部位离茎盘周缘较近,甚至直接与根相通;而主芽在鳞茎盘的中央,亦不与根系直接相通。这些侧芽在水分和养分的争夺过程中比主芽占有优越的位置,故必须在种植之前除掉,焖割即去除“种仔”侧芽的一种手段。

阔割一般于种植前2~4天进行,此时,经过休眠的鳞茎,其芽已膨大,主芽长已有1.0~1.5厘米,淡黄色;侧芽位于主芽两侧,呈“山”字形。

阔割刀宽为1.8厘米、长为10厘米。圈割前把已突出鳞片外部的侧芽掰下,除去鳞茎膜、残根及泥土,辨明鳞茎内小侧芽生长的位置。阀割时左手握住鳞茎,茎盘朝下,鳞茎顶端向人休,拇指和食指围成圆圈,紧压于鳞茎盘周缘,其余手指托住鳞茎底部,使被阀割部位暴露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右手持阀割刀,食指紧贴刀口,在被阀割部位右侧斜向进刀。进刀后,左食指紧贴阀剖的鳞片部位,将阀割刀向外翻撬,把侧芽剥离母鳞茎,并用刀口将芽点刮除干净,圈完一侧,再阀一侧。翔割深度一般为5层鳞片,具体要看鳞茎大小,以及小侧鳞茎位置是否突起,鳞茎大,有明显突起的,可阀割深些;鳞茎小、突起不明显的,应陶割浅些。阀割过深,可前损伤主芽;阀割过浅,达不到阀侧的目的。

(5)“种仔”的栽培

“种仔”栽植,可分为旱地裁植与水田栽植两种方式:

①旱地栽植:此法适用于水源缺乏的地区,上海崇明水仙和浙江普陀水仙多用此法栽培。

选择土质疏松、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做成长6米、宽1.5米的畦,施足底肥。栽种期仍为10月下旬。于硅中横开撬种沟,沟距40厘米,沟深15厘米,将“种仔”栽于沟内,株距20厘米,一般每1亩~株,覆土5厘米左右,畦面覆盖稻草保湿。收获期为6月上旬。

②水田栽培:水田栽培即在水仙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灌水落干的方法,干湿交替,进行控制。漳州地区主要采用这种栽培方式。

A:溶田整畦:深翻后灌水浸泡7~15天,放水落干,待表土变干后反复犁耙,然后开沟做畦。畦面稍干后,再次进行翻硒。一般畦面宽~厘米,畦面高出沟底30~40厘米。要求全田的畦面高低一致,唯沟平直,整地要深、松、平,以促根系发达,鳞茎硕大。

B:施足基肥:以1亩产个径围20厘米以上的水仙鳞茎计,需要纯氮78.25千克,纯磷16.2千克,纯钾48.25千克,基肥的用量和配比有如下几种可供参考:

1亩分别施绿肥干克,土杂肥千克,液肥千克,草木灰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

1亩分别施既肥或人粪尿千克,垃圾肥或腐殖土千克,过磷酸钙25~50干克。

1亩分别施人粪尿千克或牲畜粪0千克,过磷酸钙25~50千克。

C:栽种:在硅面横开深15厘米的种植沟,沟距40厘米,将阀割后的“种仔”栽入沟中,注意一侧的阀割口向沟壁,株距20~30厘米。种后覆土,压实,并将畦面整平,覆盖4~6厘米厚的稻草,并引水沟灌,水深维持在沟底至畦面的3/5处,待畦面全部润湿后,将沟中的水排出。

D:田间管理:

灌水:水仙对水分有特殊需求,但并不需要长期浸泡于水中,面是需要干湿交替,因此,水仙栽培过程中的水分管理特别重要。

水仙出齐苗时,正值秋早,昼夜湿差大,水仙旺盛生长,需水量大,必须及时灌溉,使沟水达沟深的2/3处,2~3天后排出。旱时再灌、再排,如此周而复始。

12月下旬,水仙的鳞茎膨大,并在田间抽苔开花,需水量较大,可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水深应达沟深的3/5,2~3天后排出。

2月上旬至4月上旬,水仙主芽增长迅速,鳞茎急剧膨大,阔割的伤口已愈合,重新开始分化产生侧芽。此时如遇春早,需灌水至沟深的1/3处;如天气多雨,需注意及时排水。施肥:根据水仙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追肥十分重要,整个生长季节,需追肥3次。

第一次在水仙齐苗后施用,以氮肥为主。肥料配比为人粪尿40千克加尿素克,磷酸二氢钾克,加水60干克。1亩施用这种液肥干克。

第二次于12月下旬施用,肥料配比为人粪尿50千克,尿素克,加水50千克,1亩施用这种液肥~0千克。

第三次于2月下旬施用,肥料配比为人粪尿50千克,钙镁磷肥克。加水50千克。1亩施这种液肥0~0千克。

水仙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微量元素(硼、锌、钼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曾经有人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微量元素对水仙叶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实验表明硼的喷施浓度为0.1%~0.8%。锌的喷施浓度为0.1%~0.6%,钼的喷施浓度为0.%~0.2%,其结果,叶长、叶宽均有增加。

喷施微量元素后,叶绿素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叶绿素的增加,无疑会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积累于鳞茎之中,促使鳞茎膨大,提高10桩和20桩鳞茎的比率。

微量元素具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在植物体内翻可与糖结合,形成糖-确复合物,这种物质在体内更便于流动和运输,使碳水化合物以更快的速度运向贮藏器官一鳞茎。

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含锌0.31%~0.34%,碳酸酐酶对+H2O=HRCO,的过程具有酶触作用,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影响,锌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施锌能够提高叶绿素的含量。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当植物以硝酸盐为营养物质时,钼可促进硝酸氮形成蛋白质,保证细胞的分裂和增长。摘除花蕾:“种仔”的主芽大部分能够于冬季田间抽苔开花,为避免养分的消耗,应全部摘除。

除此之外,还应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芽仔”、“钻仔”、“种仔”种植的合理系统已比较成熟。一般生产中各层次种植的面积比例为“芽仔”:“钻仔”:“种仔”=1:2:7。这种比例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

(6)双鳞片繁殖法

鳞茎内每个鳞片之间都有可见的或隐面不见的一个侧芽。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繁殖作材料,产生新株的方法,称之为双鳞片繁殖。

采用双鳞片繁殖,一个约30克重的钻仔可切成约30块双鳞片。繁殖效率较小鳞茎繁殖提高15倍以上。

①方法:取二年生或三年生的鳞茎,将外面干枯的鳞茎皮去掉,先用自来水冲洗于净,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用0.1%升汞液消毒,无菌水洗净。将鳞茎纵切成8~16个扇形块(视鳞茎大小而定),再将每个扇形块纵切成以两个鳞片为单元的小块,下带鳞茎盘。

将双鳞片切块放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再加入蛭石,使双鳞片切块与之混合,并往塑料袋中加入自来水,使蛭石吸水达到饱和(含水量约为49%);也可放入潮湿细沙(含水约6%)。加人的蛭石或细沙以把双鳞片切块覆盖为度,最后将塑料袋放在暗处,温度控制在20~28℃,经60~天即可长成小鳞茎,成球率可达80%~90%。

②双鳞片繁殖时期:田间生长的收获后贮藏期的水仙鳞茎都可以进行双鳞片繁殖。田间生长的鳞茎以4月份后成球率较高;贮藏期从7月下旬起呈球率较高,尤以9月份最高。

③双鳞片的年龄:双鳞片的年龄实际上是用作繁殖的双鳞片在鳞茎中的位置,双鳞片繁殖与双鳞片年龄关系极为密切。越外面的鳞片,年龄越大;越是内部的,年龄越小。这些鳞片形成的“仔球”及“仔球”萌叶和复壮的能力因年龄而异。外层双鳞片产生的“仔球”最大。而内部双鳞片形成的“仔球”最小。

④低温处理的效果:将水仙鳞茎在4~10℃下处理4~8周;或将双鳞片切块先在4~10℃下处理4~8周,再置人常温条件下,对成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⑤小鳞茎移栽:双鳞片形成的小鳞茎,待鳞片干缩后,即可移栽。

移植时间最好在种植水仙的季节进行。在福建省漳州地区于10月下旬移植。移植前将塑料包打开,取出小鳞茎,把已干缩的鳞片去掉。植于盛有蛭石、沙子或疏松泥土的盆钵中或直接移植田间。

小鳞茎移栽的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小鳞茎大且健壮者可全部成活。

二、分切繁殖

分切繁殖是将一个水仙鳞茎分切成块,经培育,每一块鳞茎可形成1~2块小鳞茎,切的块数越多,单个鳞茎所形成的小鳞茎也就越多,从而大大提高增殖速度。分切可分以下两种方法:

1.星形分切

在种植前,用到从鳞茎盘处往上部切下约2.5厘米深的切口,一共切4刀,在中心处交汇,把一个鳞茎不完全地分切成8部分,将这些切好的鳞茎垂直种在泥炭与黄沙混合的培养土中,置于15℃左右的温室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待鳞茎发芽后,再将它们移栽到盛有经消毒的混合土的箱中或苗床中。一般重约70克的水仙鳞茎经星形分切可形成6~10个子球。每个子球重约8克。星形分切虽然比常规的分球方法增加了繁殖率,但增殖的速度仍很慢。因而,有关专家又提出了新的分切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繁殖率。

2.双鳞片分切

这种分切的第一步与星形分切法相似,不同之处是将鳞茎完全分成了8部分或更多。每部分的最外层鳞片孤长约为0.5~1厘米,然后在鳞茎盘处把每个阶段按切线方向再切成若干块。每块有2~3片鳞片并附有一部分鳞茎盘,后将鳞片切片直立种植在泥炭和沙子的混合土中,置于玻璃房中保持湿润。6~8周后鳞片开始发芽,把它们移栽到消过毒的混合土箱中或苗床上,并保持15℃气温进行培育。

3.分切时间

上述两种分切法的时间,虽然只要是呈鳞茎状态就可以分切,但试验证明在每年的8~9月份最好,分切鳞茎在湿室培育出苗,正好可种植到苗床上,生长时间与自然界的相符,有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若分切时间过早,气温太高,生长较差。分切时间延后,苗床的生长时间短,影响鳞茎的长大。

4.分切部位

双鳞茎在母球的位置不同,性质也不同。在分切的第一年年底,切片形成的小鳞茎数从第二层到第五层逐渐减少;而第二年后,第二、三、四层双鳞茎的子鳞茎数都较高。不同位置的双鳞茎切片可能存在着由外向里的再生能力的递减梯度和养料贮藏的递增梯度。位于中间层次的双鳞片所形成的子鳞茎的数量和质量最为理想。

5.分切体积

一个鳞片切片的大小,应该是刚好够长成一个芽,所以4~8切割法,比6块星形切法要好。所说的4~8切割即一个鳞茎先划“十字”切成4块,去掉里层的鳞片后再分切一次成8片。若还太大可再分切一次,达到16片。这样里层的双鳞片不会太小,而外层的双鳞片又不会太大。

6.培养温度

双鳞片分切后,放在17~25℃下培育,该温度水仙花萌发生长迅速。对有些品种,分切后先在9℃下贮藏一段时间,接着再置于17~25℃培育2个月,每个鳞茎形成较多的芽。相对高温,水仙切片形成的芽较大,萌发的时间短,但不足之处是易腐烂。双鳞片新芽的形成过程只要已有其它芽的存在,新芽的形成便受到抑制,实际上,两鳞片间是布满鳞茎芽的,它们的萌动却受到抑制,不过消除了其他的生长点,也就是鳞片切离时,不定芽才能真正形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仙不会养,养不活,不妨试试以下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