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6、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常用生命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动态生命表是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静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时间单位),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是没有变化的,有的学者对静态生命表持怀疑态度,但在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时,如果将静态生命表应用得法,还是有价值的。
7、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dN/dt:rN(1-N/K)=rN(K-N/K)
式中:N表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dN/dt表示种群变化率;r表示瞬时增长率;K表示环境容量。
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l+ea-rt
式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8、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1)季节消长(2)不规则波动(3)周期性波动(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7)生态入侵
9、动物的领域性及决定领域面积的规律。
领域性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空间,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的行为。决定领域面积的几条规律:
(1)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
(2)食肉性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草性种类大,并且体重越大,这种差别也越大。
(3)领域行为和面积往往随生活史周期性变化,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例如,鸟类一般在营巢期中领域行为表现最强烈,面积也大。
10、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
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绝对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增加的数目。
(2)专有出生率是指每个个体的绝对出生率。
(3)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的出生率。
(4)实际出生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的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
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几种:
(1)最低死亡率是指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2)实际死亡率是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它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亦称生态死亡率。
11、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者的质量,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
12、顶极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
(1)生物量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净生产量低;
(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群落稳定性高。
13、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①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其对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
②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
③环境的随机变化
14、怎样估计生产量?
(1)按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即P=A﹣R;按摄食量和扣除粪尿量估计同化量,即A=C﹣FU(2)利用种群个体生长和出生的资料来计算动物的净生产量。(3)净生产量=生物量变化+死亡损失
15、动物集群的代价有哪些?
①增加对食物的竞争
②对于捕食者增加显眼性
③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16、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哪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17、种群密度制约有哪几种形式?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形式。
①过度补偿
②补偿不足
③准确补偿
18、在高度富养化的湖泊中蓝绿藻能成为优势浮游植物的原因?
(1)浮游动物和鱼类宁可吃其他藻类也不愿意以绿藻为食;
(2)很多蓝绿藻都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当氮短缺时它们就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19、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1)收获量测定法;
(2)氧气测定法;
(3)二氧化碳测定法;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5)叶绿素测定法
20、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