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燕大爷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音韵学框架
管庭芬在《重订曲海总目跋》中说:“我朝乾隆中叶,奉敕修《大成九宫谱》及《曲谱》诸书,一时文学之士,莫不抒华叶律,以歌舞升平。“
时之今世,不仅有着据之选译的音乐著作,如傅雪漪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曲选》还有把其全部范例进行今译的,如刘崇德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间,亦有对之进行专门研究的,如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习毅《九宫大成词曲学研究》等,更有认为应据之创立一个如同“红学“、“敦煌学”的“九宫大成学”学科的见解,如冯光钰《九宫大成》的传播与“九宫大成学”的学科构建,此文构建了包括民族音乐学、宫调学及分类学、旋律学、音乐史学、记谱学、词曲学。音韵学等七个部分的“九宫大成学“学科框架。
管庭芬著作节选不过,尽管《九宫大成》面世后就受到众人的注目,也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专著,但却很少有从形态学的视角来探讨其曲学构建成就的。《九宫大成》毕竞只是曲谱,它不同于一般的曲学理论专著,可以系统而理性地阐释、构建自身的曲学体系,而是通过其自身的组织形态直观而不乏曲学见解的形式来表述自身的曲学建构观点,同时它也避免了曲学专著多注重宏观闸述而缺乏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