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烹饪习惯让营养流失多
烹饪不当会让食物中的营养白白浪费,加剧营养失衡。所以,做饭时以下4种不良习惯应当避免。
1
反复清洗
蔬菜、水果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与水充分接触后,维生素C、维生素B、糖类、矿物质就会不断流失,因此不宜长时间浸泡或反复清洗。建议用流动的凉水冲洗,且不要切太碎,现吃现洗避免久放。
2
加热太久
食物如果加热太久,容易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变化,比如氨基酸和糖类成分会遭到破坏;嘌呤、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脂肪在长时间加热后过度氧化,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蛋白质过度加热容易焦糊变性,不仅有苦味,还会失去活性;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有益抗癌成分异硫氰酸盐,会随着长时间加热流失。
3
温度过高
一般的食用油烟点不超过℃。如果油锅冒烟,说明温度过高。淀粉遇到高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蛋白质、肽和氨基酸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属于强致癌物,可以在体内积累,逐渐降低免疫功能,有诱发身体各部位肿瘤的概率;脂肪遇到高温,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烟熏、烘烤、油炸等烹饪方式最易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少用或不用。
4
过度削皮
蔬菜和水果有很大一部分营养存在于表皮当中,比如膳食纤维、维生素、叶绿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过度削皮容易损失营养。有研究表明,多数水果表皮中的抗氧化活性比果肉中要高出2~27倍。
速度更快,烹饪过程中维生素流失更加严重。因此,建议大家尽可能不削皮或少削皮。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可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后轻轻搓洗即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