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臭氧污染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且呈浓度逐年升高、区域性污染特征显著、超标天数多等特点。即便是晴空万里,蓝天白云,你看到的也可能是“假蓝天”,近年,随着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雾霾污染天数相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而臭氧污染则有想悄然取代PM2.5位置的势头。
目前,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已明确,本月起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
生态环境部发言:生态环境部还将对部分臭氧污染防治压力较大的区域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指导和帮助相关政府、企业落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减排任务。
那么,为什么被誉为地球保护伞的臭氧成了空气污染物?
臭氧是好是坏,跟它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如果臭氧身处平流层,它能过滤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但在距地面1公里高度范围内,高浓度臭氧却能造成空气质量污染。
等臭氧一旦到了距离地面1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会变成“健康杀手”,危害人类:
1.臭氧能刺激黏液膜,它对人体有毒,长时间在含0.1ppm臭氧的空气中呼吸是不安全的;
2.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3.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呼吸短促、疲倦、鼻子出血;
4.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
5.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6.臭氧会让植物的叶绿素、类红叶素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那么,近地面的臭氧从哪里来?
近地面臭氧,通常并不是直接以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进入空气中的,而是由我们人类自己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比如我们的工业生产、汽油车和柴油车的行驶、使用燃料的电厂…….诸如此类的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些气体会进一步活动转化成臭氧。归根究底,近地面臭氧主要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造成的,我们对臭氧污染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此,整治臭氧,保护环境,义不容辞。一种污染物被重视,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会出现各种监测技术,从而实现多时间、多空间尺度的监测,在大气臭氧监测领域,目前有四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逐渐被淘汰但仍有所应用的长光程吸收光谱仪,一种是常规气象站安装的紫外吸收原理的臭氧分析仪,一种是成为市场新宠的微型气象站中安装的臭氧传感器,一种是近两年新发展起来的高大上仪器臭氧激光雷达。可以根据各个地区选择合适的监测臭氧的设备。
整改不仅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普通市民的责任。作为普通市民,在尽量减少外出的同时,让我们一起为清洁空气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抵制臭氧污染,从我做起。
(1)节约用电,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要设定太低;
(2)绿色出行,公交、自行车、步行,环保又健康;
(3)傍晚之后再给爱车加油,避开臭氧污染严重时段;
(4)合理规划出行,减少外出频次;
(5)开车时尽量减少发动机空转;
(6)挑选低VOCs和包装优化不易挥发的生活用品,拧紧瓶盖,在预报可能发生空气污染的天气尽量不使用含有VOCs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