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动物吃植物,司空见惯,而植物吃动物,则不多见。
但实际上全世界有很多植物,从被捕食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捕食者”,我们熟知的猪笼草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大自然的“逆袭者们”吧!
01
锦地罗
植物都是依靠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而生存,然而也有少量植物却能捕食小昆虫以吸取营养物质,锦地罗所在的茅膏菜属便是这一类食虫植物。这种植物可捕捉昆虫,然后分泌液体消化吸收虫体的营养物质。
锦地罗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它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是它最好的捕食工具。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
锦地罗。
02
猪笼草
植物能捕食动物昆虫,这是一件饶有兴趣的现象,除茅膏菜以外,猪笼草科植物是另一类具有捕食昆虫能力的草本植物。
猪笼草为猪笼草科半木质的蔓生植物,又名猪笼仔,高可达1.5米,原产亚洲、非洲和澳洲的热带地区。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我国广东地区仅产一种。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
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它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状体开口边缘和瓶盖复面能分泌蜜汁,用香甜的气味引诱昆虫。昆虫一靠近,就落入它的下一层“圈套”——光滑的瓶口。
待昆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03
*花狸藻
水中的食虫植物当属狸藻科了。属于狸藻科的*花狸藻除花序外都沉于水中。夏秋季花序伸出水面开出*色唇形花。
别看*花狸藻生得娇嫩,它可不好惹!*花狸藻的叶器上有卵球状捕虫囊,可捕捉水中微小的虫体或浮游动物。
04
挖耳草
挖耳草是狸藻科的另一位成员,它是一种生于沼泽湿地的食虫植物。挖耳草是一年生的矮小草本,茎直立,有匍匐枝,捕虫囊生于叶器,匍匐枝上。
因为它食虫的特点,不具有叶绿素的大型叶片。挖耳草枝顶开数朵小*花,果期萼增大并下垂。看它倒钩的样子,是不是就像小小的挖耳匙?
别看我“凶残”,都是为生活
读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好奇了——明明都是植物,这些食虫植物是怎么“翻身”的呢?食虫植物表示,别觉得我吃虫虫太野蛮,其实我也只是为了生活罢了!
以猪笼草为例,因为猪笼草一般生长在比较贫瘠的土壤中,而且根系很不发达,所以很难获得足够的养料。
但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中,它的叶子逐渐变化,演绎成奇妙的“捕虫器”,即一个能引诱并装住昆虫的小兜子,植物学上叫作食虫囊,有着漏斗形、圆筒形、卵形等多种形状。而叶子的上端则变异成小兜子的盖子,圆形或宽卵形。
为了“填饱肚子”,食虫囊的外表有美丽的色彩和斑纹,内壁和边缘则有饱满的蜜腺,能分泌又香又甜的蜜汁,这对昆虫有着极强的诱惑力,而且边缘十分光滑,因此昆虫很容易受骗上当,自投罗网,也很容易滑进去。
平时,为了防止雨水滴入,猪笼草总是把小兜子的盖子半开着,但一旦有猎物掉进小兜子,有所响动,它便自动合上小兜子的盖子,把昆虫关在里面,然后迅速分泌出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消化液,利用这样的“化学武器”杀死昆虫,并饱饱地大吃一顿“美餐”。
仅仅只需要几个小时,食虫囊里的小昆虫就会变成一堆残骸。被这样分解的昆虫是猪笼草生长所需的氮素的主要来源。
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处都有生物的足迹,万物展现着生命的活力。地球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食虫植物也不例外。
这些“美美逆袭”的食虫植物,为了生存,还有很长的演化道路要走,也给我们留下了探索的无限空间。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生命脉动团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