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都可以通过眼睛来观察五彩斑斓的世界,那么植物也会有用来感受世界的“眼睛”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植物的“眼睛”不是我们普通概念中的眼睛,而是植物的光受体蛋白。这些光受体蛋白包括感受蓝光的隐花素和向光素、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光敏素,以及感受紫外光B的UVR8蛋白。通过它们,植物可以感受不同颜色的光,从而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上海师范大学杨洪全教授围绕植物“眼睛”隐花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展开了20多年的研究,近日在国际上公布了有关隐花素调控植物调控组蛋白变体H2A.Z替换促进光形态建成的研究论文。很多人都在家里有过孵*豆芽的经验,其中有一个关键步骤是在*豆种子上盖一层纱布,避免光线照射,就可以得到细细长长的*豆芽(由下胚轴和子叶组成)。如果做一个对照实验让*豆直接在太阳光下萌发,人们就会发现*豆种子会萌发形成粗壮矮小的绿豆芽。这是因为*豆体内的光受体蛋白感受到外部光照,抑制了下胚轴的伸长。种子在黑暗下萌发会表现出*化苗的表型,例如长下胚轴和闭合子叶、叶绿素不能合成,而在光下萌发则会表现出正常子叶张开的绿色小苗。假如植物失去了隐花素这个“眼睛”,那么植物在蓝光下就会变成“瞎子”,表现出类似黑暗生长的长下胚轴和闭合子叶的表型,从而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由于蓝光受体CRY1主要通过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结合(也称为蛋白相互作用)来传导蓝光信号,所以,杨洪全教授团队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发现了拟南芥CRY1的相互作用蛋白SWC6。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发现CRY1能够在蓝光下与SWC6发生相互作用,而在黑暗下CRY1无法与它们互作。CRY1可以高效介导蓝光信号,抑制下胚轴伸长有关的基因表达。本报记者王蔚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