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下午,我们一家来到彩蝶湖畔,仰望垂柳,我不禁吟诗一首,以表达我现在愉悦的心情。
“为何春光那么美,让我如此沉醉?”作为一个生物老师,有时候,脑瓜子就不由自主地往生命科学方面想。“嗯,这是一种职业病,得治,可惜治不了。那就让它信马由缰吧!”我如是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切皆因日照时间更长和太阳角度更高,故而气温更高,由此导致生物体内酶的活性更高,自由水更多,代谢愈加旺盛,进而动植物开始活跃起来。
细胞代谢速率被调动起来,植物或开花,或吐出嫩叶。开花这种生命活动,消耗植物的有机物。而嫩叶含有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给植物用于生长。
可以这么说,太阳是地球上99%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但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99%的生物都会死。
为什么不是全部都死掉?
这是因为地球上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自养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的一些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海底火山口特别多哦,其他生物获得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此。
但只靠一点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制作有机物供应庞大的生物圈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显得那么单薄,杯水车薪。
地球上最为庞大、极其重要的一个类群是绿色植物,因为它们是生产者,它们能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这些有机物。动物们只有利用这些有机物供能,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例如,细胞分裂,动物运动,开花结果,大脑思考,生物发光放电……
那么,极其重要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光合作用发生的位置
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细胞内叶绿体中。
二,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由双层生物膜包裹,内含基粒和基质,基粒和基质中都含有大量的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类。特别基粒上类囊体表面分布大量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些光合色素有部分可以吸收光能,另一部分可以将光能转化成质子流(电流)。
令人惊奇的是,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遗传物质——一种环状的DNA。这不禁让人推测:叶绿体,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种类似蓝藻的光和细菌;后来不小心被真核细胞误吞,形成一种稳定的互利共生的关系。要知道细菌确实可以寄生在细胞内生活,比如结核杆菌;另外,细菌是单层膜结构,被胞吞后形成双层膜;最后,细菌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DNA的。这就很好地支持了这种叶绿体起源假说。
蓝藻三,光合作用过程
“拂堤杨柳醉春烟”,“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些绿叶中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1,光合作用根据需不需要光的参与,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如图)。
2,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利用光能将水光解成氧气和还原氢[H],同时生成三磷酸腺苷(ATP)这种细胞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光反应阶段必然有着光的参与,色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再被反射出来,我们就看到了绿色的叶子。
光反应阶段的重要作用是为暗反应阶段准备ATP和。
3,暗反应阶段
二氧化碳中碳是如何转移的?
美国著名生化学家卡尔文最先发现,故而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叫卡尔文循环。他后来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
暗反应中有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二氧化碳的被五碳化合物固定,并分裂成两个三碳化合物(这样二氧化碳就有来无回,被固定起来了。);三碳化合物被还原以及ATP供能的情况下生产有机物(糖类),还有一部分经过复杂变化又生成了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继续固定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周而复始……
4,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总结: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小小的绿叶承载着亿万生命,没有它生产的氧气和有机物,春天亦是荒凉!
请善待植物,没有她,不说没有美景,我们也终将消失在进化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