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11月10日起,上海今年公布的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陆续开始保留落叶。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街区更适合漫步,这是“落叶不扫”的美好初衷。但“落叶不扫”的启动和管理是一门技术活,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截至11月18日,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中,已有17条启动“落叶不扫”,将近一半。
它们的实际表现如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今年它们“挑大梁”
今年撑起上海“落叶不扫”景观道路秋色的主力行道树是悬铃木、银杏、栾树、*连木、枫杨、鹅掌楸、北美枫香等色叶植物,它们或“独挑大梁”,或“两两配对”,出现在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上。
闵行区南辅路(莘东路至莘凌路)的栾树:
变色的叶片,无论是挂在枝头,还是飘落街头,都是一道美景。
上海辰山植物园园林工程师刘炤解释说,叶片的颜色由叶片中的色素来决定。
在春天和夏天,因为天气暖和,树木的营养也非常充足,会合成很多的叶绿素,多过其他色素,因而“遮盖”了其他颜色,主导树叶呈现绿色。
天气渐凉后,原本树叶中所含的部分物质或组织开始分解,营养回流至茎或根,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再利用。
叶绿体和叶绿素就是被分解回收的对象,这导致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含量下降后,其他色素趁机“唱主角”:花青素多就表现为红色,胡萝卜素多就表现为*色。
再接下来,*色和红色的色素也会慢慢分解,最后树叶只留下深褐色。
银杏披上“金发”
进入色叶期的栾树
银杏和鹅掌楸的落叶
“色叶植物叶片变色的尾声,一般就是叶片掉落的时候。但实际情况很复杂,有些叶片变完颜色很久,依然傲立枝头;有些叶片还没完全变色甚至还是绿的,就已飘落。”刘炤表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辰山植物园内的物候观察记录来看,各类色叶植物的色叶期一般为:
悬铃木,每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
银杏,11月10日至11月30日;
栾树,10月15日至11月10日;
*连木,11月5日至11月30日;
鹅掌楸,11月10日至11月25日;
北美枫香,11月5日至12月15日。
银杏、*连木最守时
对比专家提供的“时间表”,记者发现,今年上海的银杏、*连木相对最守时。
杨浦区的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四平路(五角场至国定路),闵行区的元江路(昆阳路至曙光路),虹口区的四平路(海伦路至大连路),这些银杏“唱主角”的“落叶不扫”景观道路已不同程度被金色占据。
其中,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银杏的变色状态相对更好,大约七八成银杏的“头发”已经全*;四平路上的银杏则反过来,只有一两成进入了色叶期,许多还是郁郁葱葱的样子。
此外,似乎受到较大力度修剪的影响,四平路上不少银杏的“发型”相当稀疏,本该是主角的叶片被裸露的枝条抢了风头,总体观赏效果一般。
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
四平路(海伦路至大连路):
闵行区的名都路(都市路至闵城路)上,北侧的十几棵*连木全部“染”上了红色和橙红色,一些远远望见的市民误把它们认成了枫树。
“今年*连木的表现太惊艳了,实属难得。”刘炤表示,往年*连木叶片也会变色,但大概7天到10天就落叶了,可今年11月初至今,*连木始终保持了相当好的观赏效果,没有降水的情况下,预计可以“红”到本月底。
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王玉勤也注意到了*连木的“异常”:“在昼夜温差很大的山区,*连木的满树红叶可以红得更艳更久,是很有观赏性的乡土树种,但在上海,受气候影响,往往表现不佳。”
他认为,今年秋冬季前期突然的低温促使*连木叶片开始变色,但后期温度回升后,延缓了叶片凋落的进程,延长了色叶的观赏期。
今年最不守时的恐怕是悬铃木和鹅掌楸。
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的鹅掌楸和虹口区溧阳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的悬铃木,变色的叶子只有两三成。
这个迟到的“锅”还得气候来背。
“估计再等一到两周,大多数色叶树就会有较好的景观效果。”王玉勤表示,悬铃木和鹅掌楸叶子变色和掉落的早晚,与夏季的气候,以及近期冷空气的强弱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上海一些地区在夏季经常出现持续炎热和干旱,并在深秋出现持续暖湿的情况,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推迟了部分色叶树的变色和落叶。
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的鹅掌楸:
溧阳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的悬铃木:
启动“不扫”,为何还扫?
受到气候、养护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叶不扫”景观道路上的行道树尚未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暂时没有保留树叶。
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四平路(海伦路至大连路)从11月15日开始“落叶不扫”,但记者在现场几乎找不到落叶。
正在扫街的环卫师傅表示,这几天路边的银杏大多都没有变*,也很少落叶,很难形成景观效果,所以尚未接到上级要保留落叶的指令。
同样于11月15日启动“落叶不扫”的溧阳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悬铃木的落叶也不多。环卫师傅表示自己没有接到上级通知,虽然已经碰到好几个路人来问相同的问题:“不是不扫叶子吗?”
他表示,虽然溧阳路上的悬铃木还没完全变色,但已经进入落叶高峰期,他和同事最近每天要做至少两次“大扫除”,才能勉强维持机动车道的干净整洁。
对于启动“落叶不扫”却还在扫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几位路人,他们普遍表示,景观效果不佳就清理掉,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每条道路行道树的变色、落叶情况及时调整“不扫”的具体时间,并对外宣布。
记者注意到,去年全市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公布前,*浦、静安、普陀等区纷纷将悬铃木景观道路的“落叶不扫”启动时间延后至12月初,因为近年来悬铃木叶子变色和掉落的时间普遍延后。
及时调整并公布“落叶不扫”启动时间,能让市民游客更精准地欣赏到最美落叶景观,避免“白跑一趟”。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今年公布“落叶不扫”景观道路前,上海各区已综合考虑过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建筑风格等因素,在去年的基础上对景观道路进行了梳理和评估,部分区的景观道路段有所调整或替换,使市民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落叶美景。
之后,各区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新相关信息。
年上海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