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律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9月月报
TUhjnbcbe - 2022/4/7 20:33:00

●数据统计

(截至年9月30日)

平台注册用户数:人

平台访问人次:.73万人次

平台数据下载量:39.03TB

在中心汇交数据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36个

部署台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野外站:8个

本月新发布数据集:16个

本月新增数据订单:个

本月服务科技项目数:个

●本月发布数据集

(点击数据集名称,查看相应数据集详情)

分中心数据发布

1.中亚分中心发布4个数据集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中亚分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建立,于本月发布了以下4个数据集:

(1)1-5年吉尔吉斯斯坦土壤养分数据

“中亚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及生态环境数据库”项目组在1年至5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野外调查期间,选取个采样点采集了不同土壤类型典型代表性土壤样品个,经测试化验分析,得到这些土样的土壤养分数据。

(2)年吉尔吉斯斯坦植被类型分布图

通过对年前苏联制作的12幅1:50万吉尔吉斯斯坦植被类型分布图进行数字化扫描,利用ArcGIS软件对扫描图进行地图配准,分层矢量化和属性数据录入,最后输出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万。

(3)年吉尔吉斯斯坦土壤专题图

本数据集包含土壤类型分布图以及土壤PH、土壤含盐量、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多张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分布图。通过对年前苏联出版的1:50万吉尔吉斯斯坦土壤图进行数字化扫描,利用ArcGIS软件对扫描图进行地图配准,分层矢量化和属性数据录入,最后输出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万。

(4)年中亚河流产流区土地利用数据

本数据集反映了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楚河产流区范围内的年土地利用情况。使用SWAT模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标准对来源自欧洲航天局Globcover土地利用卫星数据重新分类得到。

科研团队数据发布

1.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生态系统模拟与遥感研究团队发布6个数据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邦副研究员负责的生态系统模拟与遥感团队本月发布了6个数据集(团队累计发布数据集9个),分别是:

(1)-8年三江源区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数据集

利用~8年的全球日气候历史数据网络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制作的“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选取日降水和日均温两个要素,对其进行读取、合并、检查、统计、生成空间插值批处理代码等操作,由ANUSPLIN软件插值生成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数据,最后根据三江源的矢量边界数据进行裁剪,得到本数据集。

(2)-8年全国1km每8天精细格网化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数据集

利用~8年的全球日气候历史数据网络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制作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选取日降水和日均温两个要素,对其进行读取、合并、检查、统计、生成空间插值批处理代码等操作,最后由ANUSPLIN软件插值生成1k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数据。

(3)-8年三江源区归一化差植被指数数据集

应用至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Q1),根据提取的波段信息数据,在ArcGIS的栅格计算器中进行批处理计算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采用TIMESAT3.2软件的S-G滤波方法对NDVI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从而对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得到本数据产品。

(4)-8年全国1km每8天陆地表面净辐射数据集

地表净辐射数据来自GLOPEM-CEVSA模型模拟结果,根据模型的辐射模块得到地表净辐射。模型输入数据包括经插值的1km空间分辨率气象数据,及卫星遥感的1km空间分辨率地表反照率数据;模型输出为每8天均值,后期处理为年总值。

(5)-8年全国1km每8天地表反照率数据集

采用-8年的MCD43C3地表反照率数据产品,时空分辨率分别为16天和0.05°,经投影转换、范围裁剪、数据空间重采样以及插补处理为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8天的反照率数据。

(6)-8年全国1km每8天陆面温度时间序列数据集

原始数据来自MODIS陆表数据产品(MOD11A2)V6版本,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8天的全国陆面白天温度空间栅格数据,通过Timesat软件提供的SG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了去噪处理。

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发布

1.“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研究”项目发布6个数据集

居为民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研究”项目本月发布了6个数据集(项目累计发布数据集15个),包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的2个数据集:

(1)9-年北京XCO2地基遥感观测数据集

利用9-年的在北京城区收集的光谱信号,以辐射传输模拟及最优估计理论,计算大气CO2柱浓度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天,可应用于过境卫星计算及通量反演。

(2)0-9年全球XCO2卫星遥感观测数据集

0-9年的全球基于日本GOSAT卫星和美国OCO-2卫星的XCO2产品数据,GOSAT(0-4),OCO-2(5-9)。

南京大学发布的4个数据集:

(1)-9年全球8天m最大羧化速率(Vcmax25)数据产品

本数据集涵盖了-9年每8天m分辨率25°C的植被叶片最大羧化速率(Vcmax25)数据。该数据利用全球植被叶片叶绿素含量数据和构建的Vcmax25估算模型生成。

(2)-9年全球逐日NEP模拟数据产品

本数据产品利用植被参数(叶面积指数、聚集度指数、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大气CO2浓度等驱动日步长的机理性生态模型BEPS生成,覆盖全球有植被的陆地地区,空间分辨率为0.°×0.°。

(3)-9年全球逐日NPP模拟数据产品

利用植被参数(叶面积指数、聚集度指数、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大气CO2浓度等驱动日步长的机理性生态模型BEPS生成,覆盖全球有植被的陆地地区,空间分辨率0.°×0.°。

(4)-9年全球逐日GPP模拟数据产品

利用植被参数(叶面积指数、聚集度指数、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大气CO2浓度等驱动日步长的机理性生态模型BEPS生成,覆盖全球有植被的陆地地区,空间分辨率0.°×0.°。

●本月热门下载数据集Top10

(点击数据集名称,查看相应数据集详情)

1.-9年全球逐日GPP模拟数据产品

2.-9年全球逐日NPP模拟数据产品

3.-9年全球逐日NEP模拟数据产品

4.-5年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参照数据集

5.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数据集

6.-9年全球8天m最大羧化速率(Vcmax25)数据产品

7.-5年中国大气无机氮干沉降时空格局数据集

8.-5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蒸腾蒸散比数据集

9.安塞站自动站每日逐时太阳辐射和累计值

10.-8年全国1km每8天精细格网化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数据集

●台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情况

本月,台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桃源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定制化开发和部署工作基本完成,进入测试阶段。截至月底,部署台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野外台站达到8个,除桃源站外,还包括系统已投入运行的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千烟洲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它们通过台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向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实时传输汇聚的监测数据达到20.96GB,记录数约万条。

●科研进展

(点击标题,查看相应科研进展详情)

专项观测网科研进展

1.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CH4排放的温室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洪冰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学者,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红原泥炭地的CO2和CH4通量进行了为期32个月的连续监测,深入研究了高寒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通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探讨了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红原泥炭地年平均CO2和CH4通量分别为-68±8gCO2-Cm-2和35±0.3gCH4-Cm-2。考虑到单位质量的CH4在年时间尺度上的传统全球增温潜势和持续全球增温潜势,红原泥炭地是温室气体的源,其年均温室气体通量分别为±30和±31gCO2-eqm-2,其中非生长季的温室气体通量占全年的40%以上。研究进一步发现,太阳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温室气体通量的主控因子。

2.帽儿山站在森林碳汇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东北林业大学王传宽教授研究团队在森林碳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基于对近个全球CO2浓度升高控制试验的整合分析,在生态学国际著名期刊上先后发表两篇论文,一篇阐明了树木叶片气体交换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种间和种内变异以及与温度和水分变化的相互作用,另一篇揭示了树木生物量生产对CO2浓度升高的氮介导效应大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不但在树木生理生态、森林碳循环、气候变化等研究中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中和等工作中有指导意义。

3.版纳植物园研究发现极端降雪干扰后亚热带森林反照率的改变主导了其辐射强迫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团队以5年初发生在中国西南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次极端降雪事件为例,利用9年(1-9年)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和地表反照率数据,研究了强降雪干扰事件对生态系统辐射强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降雪事件导致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在受到干扰的年份(5年),其叶面积指数下降了40%,反照率下降了32%;该极端事件产生了一个正的净辐射强迫(即变暖效应),且主要是由反照率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由生态系统碳汇变化引起的。该研究结果提高了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受到极端气候扰动后的恢复能力,以及与生态系统响应相关过程的认识。

4.鼎湖山站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鼎湖山站研究人员通过多源数据(森林清查数据、专项样地调查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研究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两种方法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分别为7.73PgC和8.13PgC,并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生成我国森林地上碳储量数据产品,通过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生成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本研究结果是优化森林碳汇管理方案的关键资料,可作为评估我国未来森林固碳潜力的数据基础。

台站科研进展

1.长白山站在濒危齿菌类群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多样性组袁海生团队以形态、显微与多基因系统发育(nLSU+ITS+SSU+RPB2)相结合对我国亚齿菌属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导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澄清了亚齿菌属在疣孢革菌目中的系统发育地位,以菌丝分隔方式和系统发育支持率为依据,建立了属下等级分类系统并对各亚属形态特征进行了界定。研究共发表了29个真菌分类单元,包括10个亚属、11个新种、3个新记录种,以及5个拟定新种。该研究填补了亚齿菌属在我国的研究空白,明确了该类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属物种分子系统演化、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以及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沙坡头站研究团队提出旱地蒸散发估算的新方法

沙坡头站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混合估算方法,该方法由数据预处理、参数优化和估算三个部分组成。作为模型的验证,研究团队基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年-8年月蒸散发时间序列,对1年-8年的月蒸散发进行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灰狼优化算法(GWO)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混合模型的计算性能优于其他模型,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CE)从0.上升到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从28.42%下降到23.22%。本研究为缺乏气象监测的区域蒸散量的估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3.贡嘎山站在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生物地球化学团队和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研究人员依托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的土壤年代序列,研究了微生物养分状况、群落结构等对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与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密切关联。而且,土壤理化性质可直接影响胞外酶活性计量比,或者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间接影响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然而,土壤微生物养分状况与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的关系相对较弱。

4.奈曼站研究发现东北农牧交错带造林后混合凋落物输入对农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奈曼站研究团队在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内设置杨树叶、差不嘎蒿和小叶锦鸡儿叶凋落物及其混合凋落物添加到农田土壤的培养实验,在测定输入凋落物的常量和微量组分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凋落物化学性质与土壤激发效应的关系,以及关键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对凋落物化学性质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激发效应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48.8%,说明激发效应对碳循环的影响较大。此外,凋落物常量组分直接影响激发效应强度,而凋落物微量组分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而间接影响激发效应强度。逐步回归模型显示,凋落物氮含量和纤维素含量直接影响激发效应强度(R2=0.),而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和虫囊菌纲显著影响激发效应强度,其解释率为40.7%。

5.鼎湖山站开放平台研究成果-气候和土壤调控微生物残体在亚热带森林中的海拔分布格局

华南植物园刘占锋研究员团队以鼎湖山海拔梯度(-m)为研究对象,以50m为采样间隔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残体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残体浓度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受到海拔和季节的共同影响,干季的浓度值和贡献率显著高于湿季。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尤其是真菌残体的积累,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将受到抑制,对土壤有机碳周转产生深远的影响。

6.奈曼站研究发现半干旱沙地固沙植被恢复减少了降水的深层渗漏

奈曼站刘新平研究团队利用大型地下观测室,模拟科尔沁沙地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典型地貌景观,自0年开始连续9年观测了生长季降水、深层渗漏和植被生长特征的动态数据。分析发现在半干旱沙地,降水模式的改变与植被覆盖类型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深层渗漏甚至地下水补给;半干旱沙地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的深层渗漏过程主要受降水量和持续时间的影响。无植被沙区深层渗漏量对降水事件的响应敏感度显著高于有植被覆盖的沙区;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固定沙地深层渗漏量的年平均系数分别为53.3%、9.9%、7.3%和4.7%。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沙地固沙植被恢复、以及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显著减少了深层渗漏乃至地下水的补给量。

7.奈曼站研究发现风通过对凋落物的干扰影响半干旱风沙区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碳的积累

奈曼站研究人员在科尔沁沙地通过空间调查的方式对不同类型退化沙质草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封育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发现土壤碳含量主要受地下凋落物和地下生物量影响。流动沙丘凋落物产率与固定沙丘和封育草地相比有显著差异。生长季末期的7~8m·s-1风力活动是导致凋落物再分配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风沙区退化沙质草地,生长季末期的风力活动对凋落物的干扰可能是土壤碳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

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9月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