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位于塞班岛与东京之间,是守卫日本本土的绝对门户,战略地位重要,因岛上覆盖火山喷发而造成的硫磺层而得名。
美*攻下塞班岛后,战机从塞班岛起飞去轰炸东京需经过硫磺岛,如能夺取硫磺岛,便可自由往复前往东京轰炸,故志在必得。
日*在硫磺岛部署重兵,在没有任何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要防御美*的陆海空立体进攻,难度可想而知。陆*中将栗林忠道作为日本陆*“最出色的指挥官”,将硫磺岛变成一个超级大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构设了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
图注:硫磺岛日*指挥官栗林忠道
日*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多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折钵山几乎被掏空,坑道有九层之多。
针对美*的作战特点,栗林忠道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严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了精确计算,做到既隐蔽自己,又最大限度地杀伤对方。
图注:隐藏在半地下化工事中的日*坦克
而且,栗林忠道改变日*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命令每一名士兵在战死前至少要杀死10个美*。
从年8月开始,一直到年2月,美*不间断地出动轰炸机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加上战列舰的轰击,把硫磺岛从头到尾给翻了一遍。然而,对于躲在地下10米深的守岛日*来说,这些轰炸并不能从根本上撼动他们,只是让他们更加勤奋地扩建地下工事。
年2月17日,美*在硫磺岛翁浜海岸开始攻击登陆。进攻硫磺岛的美*近7万人,日本守*是2.3万余人。美*登陆前,共出动飞机架次,投弹吨,舰上各种大炮发射近3万发,岛上树木均被炸光。
登陆美*受到日*炮火猛烈反击,多艘美舰受伤,人员也伤亡较大。但日*在炮击中暴露了火炮位置,美*集中舰炮和飞机再次进行轰炸,炸光岛上日*炮位,人员炸死近70%,日*只好转入洞穴顽抗。
美*逐洞攻占,日*坚决不投降,美*使用含白磷的手榴弹、烟幕弹、火焰喷射器,还用炸药和推土机封压洞口。
2月19日至20日,日*守备队从地下洞窟跳出来突袭美*,但收效甚微。2月22日,风雨交加,美*对折钵山7外洞窟先进行炮击,然而向洞内注入*磷后引爆,大量日*死于洞中。
藏在山洞中的日*向美*投降。这些日*守在洞中喝着含硫磺的水,洞内温度高,充满硫磺味,大量日*因病而死。
2月23日,美日两*在岛上飞机场展开激战,美*用火箭炮对岛上日*进行轰击。
由野口岩*医大尉指挥的日*医院余人,藏在玉茗山附近地下洞窟,由于洞口被炸出不来,直到4月16日才被美*发现,洞中日*全部被俘。
2月23日上午,美国海*陆战队3师28团2连哈罗德·希勒中尉带44人小分队一路血战,于10时30分冲上折钵山顶,艰难地插上了美国星条旗。
由于旗小,后来插了一面更大的旗帜。山下的美*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欢声雷动,士气大振。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了下来,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不朽之作。据此,美国在华盛顿广场制成了巨型雕塑。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美*依然伤亡惨重,举步维艰,但越战越勇,步步为营,终于在年3月26日,美*击溃岛上最后一股日*,取得了硫磺岛之战的胜利。
硫磺岛攻守战历时近40天,日*死亡2.2万名,被俘1千余名;美*阵亡名,负伤1.万余名。由于尸体太多,美*动用了推土机来清理尸体。
日*司令栗林忠道中将(死后被天皇追封为大将)于3月27日在战壕洞口剖腹自杀未遂,由中根参谋用*刀将他砍死,中根随后开枪自杀。
在这个不到3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攻守双方阵亡数量如此之大,极为罕见,可见这场争夺战的残酷激烈。
硫磺岛战役,不仅使美*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而美*在此战中伤亡惨重,使美*意识到如果继续进攻日本本土,会付出更大伤亡,这坚定了他们研制和使用原子弹的决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