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律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蜡烛探源
TUhjnbcbe - 2022/3/3 16:06:00
蜡烛探源世间万物有关联,前两天写了宋代的一些事,缘由起于我家楼下一家花店,关关开开,几个月前,增加了经营项目,卖起香烛锡箔来了。我神思缥渺,想到了锡箔、线香和蜡烛的前世今生,以“焚香”“锡箔”为题已经写过几篇短文,而蜡烛也有必要“点”上一下。不料思绪让宋代的元宵灯会占了先机。我从小把蜡烛分为两类,一类是“土蜡烛”(杜撰的名称),就是用细管状物做灯芯,蜡烛插在烛台,或叫烛扦上,烛身偏柔易融;一类是“洋蜡烛”,用棉纱线做灯芯,蜡烛安置在烛台或普通杯盘上,烛身坚硬,烛光明亮。前者大多用于礼仪场合,供佛、迎神、喜事、祭祖,后者过去用于照明,现在大多在西式餐饮营造气氛。当然“香烛锡箔店”经营的是“土蜡烛”,甚至可以直接称为迷信用品;洋蜡烛在大型超市能买到,造型、品种非常多。先说制蜡烛的原料。还是小时候获得的知识:中国式土蜡烛,是桕油制作的,什么是“桕油”呢?原来这也反映了制烛工艺的进步过程。中国人使用蜡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魏晋时期,汉代有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南朝也有石崇(巨富)“以蜡烛灼炊”的记述。这里的蜜烛,当为蜂蜡所制的蜡烛。汉晋时期的蜜烛绝对是奢侈品,只有皇家或石崇这样的巨富,才用得起蜡烛。到宋人所用的蜡烛,形态上已经跟我们现在所用的蜡烛更接近,呈长长的管状,中间有烛芯,可以直接点燃。现在从许多表现夜游、夜宴或祭祀题材的宋代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宋代的蜡烛形态。这种蜡烛是白蜡制作,它的熔点比*蜡(蜂蜡)高,既有可塑性,又有一定硬度,这才可以制成长长的蜡烛,点燃后也比较光亮,正是照明的理想材料。白蜡取自蜡虫的分泌物。由于白蜡是中国特产,西洋人也将它叫做“中国蜡”。南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录有“白蜡”条目,介绍了蜡虫的养殖情况:“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以盆桎树,树叶类茱萸叶,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树。每以芒种前以*草布作小囊,贮虫子十余枚,遍挂之树间,至五月,则每一子中出虫数百,细若蚁蠓,遗白粪于枝梗间,此即白蜡,则不复见矣。至八月中,始录而取之,用沸汤煎之即成蜡矣。又遗子于树枝间,初甚细,至来春则渐大,二三月仍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或闻细叶冬青树亦可用。其利甚博,与育蚕之利相上下,白蜡之价比*蜡常高数倍也。”宋人还用乌桕油脂制作蜡烛:“乌桕,实如鸡头,液如猪脂,可压油为烛”。乌桕种子有一层蜡质表皮,是制蜡的上品;桕子榨油,混入融化的白蜡,倒进模具内,凝结后便是桕烛。按南宋诗人陆游的使用体验,桕烛的光亮可将蜡烛比下去,“乌桕烛明蜡不如”。不仅陆游这么说,另一位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有《乌臼烛》诗曰:“臼熖光寒泪亦收,臼灯十倍蜜灯休。”宋人用来制烛的原料还有石油,叫做“石烛”。今日蜡烛所用的工业蜡即从石油中提炼,宋人石烛耐烧,一支可顶蜡烛三支,但缺点是烟浓,可见制作工艺还不先进。再说蜡烛的“芯”。很多资料上要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说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我认为这有一些想当然,把西方蜡烛芯变化的历史套在中国蜡烛上。从古代中国使用的蜡扦可以想见,蜡烛芯是细管状草质所制,与现在用的“土蜡烛”相同,燃烧过程中炭化的蜡烛芯会影响明亮度,也需要修剪“西窗烛”。在农村的水沟边,常生长着一种不起眼的细长植物,它的学名叫做“灯芯草”,农民朋友也喜欢叫它水灯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优质的蜡烛芯,帮助古人点亮黑夜。制作蜡烛芯的是灯芯草的草芯。把灯芯草收割回来之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几个小时,就能比较容易地抽出草芯。我看到山东胶州市胶东街道丰隆屯村是个“蜡烛村”,传统制蜡手艺传承了多年。制蜡艺人说,制作红蜡的第一步是选苇子作灯芯,将芦苇扒叶后切成小段,如果苇子不直,还得用火捋直,然后在苇子上均匀缠上薄薄一层棉絮,用擀面杖压平。那芦苇杆子即使挑细小的,也是粗大的蜡烛芯。而那里就是生产写着吉祥话的大红喜烛,我们戏文里看到的“龙凤花烛”,一两斤的“金通大蜡烛”,当然烛芯就得用芦苇杆子了。蜡烛的燃烧并不是蜡烛体(蜜蜡、白蜡、石蜡)自身的燃烧,而是点着蜡烛芯。以洋蜡烛的棉芯为例。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才是可燃的。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含有碳粒;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火焰最明亮,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这小小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蜡烛的光效能,石蜡蒸汽充分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污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写到蜡烛,大致用于烘托氛围,借景抒情,在古代诗词中多有吟诵。因《枫桥夜泊》出名的唐代张继有《饮李十二宅》:“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唐代的李商隐有多首佳作提到蜡烛,选《嫦娥》一阅:“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脍炙人口。唐代杜牧有《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宋代苏轼《行香子·秋与》用烛红衬托了感叹光阴似箭,心底万念俱空的情感:“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宋代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抒发了投书无门借酒浇愁的无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蜡烛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