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在肥料主要元素里边一直比较贵,我国不是优质钾肥的生产国,主要从加拿大、俄罗斯等过进口,我们的主要土壤属于缺钾土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补施钾肥,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水稻在进入孕穗期后,对钾元素的需求增加,大田操作中,都有晒田后补施钾肥的技术建议。
钾肥是怎样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钾肥使用有没有技巧?
钾元素是水稻植株干物质中的六种主要元素之一。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原生质、脂肪、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汁液中。钾元素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植物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如生长点、芽、幼叶等部位。钾是植物体内的许多酶的催化剂,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代谢,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利用。钾还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运输的主要参与者。
营养平衡的稻田看着比较鲜活一、钾元素的生理作用
1、钾元素参与光合作用。
首先K+能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缺K+时类囊体膜结构松散,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同时又能促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合磷酸化作用。钾元素能提高二氧化碳的同化率,在二氧化碳同化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钾参加。
(1)钾元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试验证明,供钾充足时,莴苣、甜菜和菠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
(2)钾元素能改善叶绿体的结构。缺钾时,叶绿体的结构易出现片层松弛而影响电子的传递和二氧化碳的同化。
(3)钾元素能促进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同化。一方面由于提高了三磷酸腺苷的数量,为二氧化碳的同化提供了能量;另一方面是因为能降低叶内组织对二氧化碳的阻抗,因而能明显提高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同化。
2、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转
钾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储藏器官运输,增加“库”的储存量。
闫春娟等特别指出,对于没有光合作用功能的器官来说,它们的生长及养分的储存,主要靠同化产物从地上部向根或果实中运转。这一过程包括蔗糖由叶肉细胞扩散到组织细胞内,然后被泵入韧皮部,并在韧皮部筛管中运输。
3、促进蛋白质合成
钾元素通过对酶的活化作用,从多方面对氮素代谢产生影响。
钾促进蛋白质和谷胱甘肽的合成,当供钾不足时,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可溶性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
4、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增施钾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尤其将钾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更佳。一些研究表明,使用钾肥能够提高香稻的香味。
稻鱼共生的田块米质更优5、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
钾元素对调节植物细胞的水势有重要作用。植物对钾的吸收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钾能顺利地进入植物细胞内,进入细胞内的钾不参加有机物的组成,而是以离子的状态累积在细胞质的溶胶和液泡中。
国际学者曾指出,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对缺钾最敏感的是幼嫩组织的膨压。缺钾常表现为幼嫩组织的膨压下降,植物的生长势差,干物质产量降低。幼嫩组织需钾量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钾能维持胶体处于正常状态以及保持细胞有较高的水势梯度。
6、调控气孔运动
作物的气孔运动与渗透压、压力势有密切的关系,植物体内积累大量的钾,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势,増加膨压,气孔增大。
7、激活酶的活性
目前已知有60多种酶需要一价阳离子来活化,而其中钾离子是植物体内最有效的活化剂。所以供钾水平明显影响植物体内碳、氮代谢作用。
8、促进有机酸代谢
钾元素有促进有机酸代谢的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对硝酸根的吸收。钾元素能明显提高植物对氮的利用,也促进了植物从土壤中吸取氮素。
9、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钾元素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二、钾肥使用技巧
钾肥分为主要钾肥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窑灰钾肥。生产上主要使用草木灰、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
钾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种还可以作为叶面肥。将钾肥用作基肥,可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对生长期短的作物和明显缺钾的土壤尤为重要。对沙质土壤可采用基施和追施相结合。钾肥的用量要适当钾肥施用不是越多越好,以每亩施化学钾肥5-12公斤增产稻谷最多,且经济效益也最佳。
1、水稻缺钾时的症状
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边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但叶片比较短。严重缺钾时,首先在叶片尖端产生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茎部变软,株高伸长受到抑制。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能从老叶向新叶转移,缺钾症先从下部叶片出现。钾不足时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减少,水稻处于繁茂遮阴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后生育大多可以得到改善。
水稻缺钾症状2、秧田钾肥的使用
水稻育秧,机插秧要求盘根成毯,秧苗老健,茎基扁蒲,缩短返青期;人工移栽育秧要求培育多蘖壮秧;秧苗生长阶段,尤其是抢早播种的早稻、北方的育秧,温度波动大,需要提升秧苗的抗逆能力,提升光合作用效率,这些都需要钾元素的参与,因此在育秧阶段钾肥的使用就很关键。
早、中稻秧田一般施用腐熟优质厩肥或人粪尿~公斤/亩,或施用硫酸铵或碳铵15公斤/亩作基肥,结合耕地时施下;基肥还施用过磷酸钙30公斤/亩,氯化钾10公斤/亩,在整畦前施下。
在揭膜用药,或者遇到高温、低温来袭,及时使用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提高秧苗的抗逆能力。
水稻秧田期也需要钾肥3、大田钾肥的使用
钾肥在大田使用时,根据水稻张发育规律,移栽返青后从土壤中吸收促进分蘖发生,协调氮磷的吸收利用,参与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前期生长量占40%左右,进入分蘖高峰期,大量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元素,形成干物质,钾元素的活跃度提高,尤其是促进水稻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程,是水稻三黄三黑的关键过程,钾元素对水稻维管束增粗,有效的提高营养物质在水稻体内的转移,后期营养物资从叶片、茎秆向谷粒转移效率决定了稻谷产量,维持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形成,需要更多的钾元素参与。钾元素能提高水稻的成穗率,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分蘖退化,促进分蘖成穗,增加了有效穗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实率,千粒重也有增加趋势。
晒田前后是使用钾肥的最佳时机生产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高产杂交稻生产公斤稻谷需要12公斤钾(K2O)。据此,我们以成都平原的杂交稻生产为例,钾肥40%做底肥使用,60%做追肥使用。期间,可以多次使用磷酸二氢钾,提高钾元素根外追肥比例,保持功能叶,提升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三、结语
钾元素是水稻植株干物质组成的重要元素,参与水稻光合作用,通过活化60多种酶反应,影响水稻光合产物的形成;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提供适量的钾元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稳定,有利于水稻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