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律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孩子准备30道中考题,攻克光合作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1.成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后,恬恬同学选取了有白斑叶的牵牛花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②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③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则变蓝的是Ⅰ绿叶、Ⅱ叶绿色部分、Ⅲ绿叶

④该实验可说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⑤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解析:①在实验中,把牵牛花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牵牛花植株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①正确;

②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叶片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防止酒精外溢燃烧,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直至叶片变成*白色,②正确;

③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Ⅰ中未覆盖铝箔的部分,有光,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所以变蓝;Ⅰ中覆盖铝箔的部分,没有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Ⅱ中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Ⅲ绿叶部分,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叶片没有原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变蓝,③错误;

④该实验可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素是叶绿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一种色素,不是场所,④错误;

⑤Ⅱ中绿色部分和白斑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Ⅱ中绿色部分和Ⅲ绿叶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⑤正确。

2.右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结果表明(A)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光合作用产生氧化碳

D.呼吸作用产生氧化碳

3.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中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D)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

D.金鱼藻能开花、结果

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金鱼藻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4.鱼缸中放些新鲜的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C)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6.能正确反映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达式是(C)

A.A

B.B

C.C

D.D

7.种白菜种子,然后等到白菜长大,收获晒干成菜干,菜干比原来播种的种子增重了许多倍.白菜增加的干重量主要来自(D)

A.土壤中的肥料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8.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解析:A区位于主叶脉断口D处上方,因为叶肉细胞得不到水分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E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因此不变蓝的区域是A、B、E。A正确;水由导管运输。主叶脉的D点处用小刀切断,A区没有水,C区有水,其它条件相同,因此A区和C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B正确;

A区没有水,B区没有叶绿体,这两个区域存在两个变量,无法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C区和E区进行对照,变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D正确。

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需要暗处理消耗掉淀粉等有机物

B.叶片的遮光部分也能合成淀粉

C.叶绿体以及其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A正确。

将叶片部分遮光,阳光下照射2﹣3小时,取叶片脱色,滴加碘液后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原因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蓝色,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淀粉,B错误。

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在阳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叶绿素,可以说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具体参加光合作用的色素,C正确。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在阳。光下,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D正确。

10.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A)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

D.氧气和无机盐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西瓜中甜味物质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可见A符合题意。

11.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上述事实可以作出的假设是(C)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光是叶片呈绿色的条件

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解析: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来探究,如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色的,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光。

大白菜的心叶由于外面叶片的遮挡,接受的阳光照射较少,导致大白菜的心叶因缺少叶绿素,而呈现淡*色或白色。

12.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B)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13.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B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枝叶

解析: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委焉现象而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A不符合题意;

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B符合题意;

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C不符合题意;

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在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

14.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③合理密植④延长光照时间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下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从曲线中看出,限制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C.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m值将会增大

D.从AB段看出,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三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实验前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图二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二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17.右图为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处于①②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种子___________提供,萌发所需的能量通过___________作用提供。

(2)处于⑤阶段时,体内有机物合成必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⑤进行移栽时,根部保留一坨泥土,目的是不要让___________受到损伤。请另举一例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子叶呼吸(2)水二氧化碳(3)根毛剪掉部分枝叶(遮阴、在阴天移载、在傍晚移栽)

18.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有关实验后绘制的效果图。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___________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Ⅱ侧表示叶片的___________(向光面/背光面)。

(2)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__进行;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________。

(3)制作菠菜表皮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提供:新鲜的菠菜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大锥形瓶,带火星的细木条等。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叶肉;背光面;(2)4气孔;6线粒体;(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4)把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到两个大锥形瓶内,一个大锥形瓶用黑纸片遮光,一个不作任何处理,同时放在光下4﹣6小时,然后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解析:观图可知:1是上表皮、2是叶脉、3是叶肉、4是气孔、5是下表皮、6是线粒体,7是液泡、8是叶绿体。(1)图甲[3]叶肉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I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II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所以Ⅱ侧表示叶片的背光面(向光面/背光面);

(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4]气孔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6]线粒体;

(3)制作菠菜表皮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把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到两个大锥形瓶内,一个大锥形瓶用黑纸片遮光,一个不作任何处理,同时放在光下4﹣6小时,然后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19.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经过8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据表回答: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_。

19.(1)8小时内氧气的增加量;(2)8小时内,紫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3)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叶的幼嫩程度。

解析:(1)本题中的测量的是8小时内的氧气增加量,通过对应时间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来表示光合作用的速率,故可以通过8小时内氧气含量的增加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

(2)本实验的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和光的颜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此,答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3)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光的颜色、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植物种类、叶的幼嫩程度等。

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该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如图1)。为破解水稻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___________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___________。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___,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___________。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读图回答: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

20.(1)潜在;(2)食物;(3)无机盐;捕食;(4)蒸腾作用;(5)12;(6)①线粒体②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解析:如图所示:A叶绿体;B线粒体。(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食物。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蒸腾作用。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①结构的名称是线粒体。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21.如图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光合作用的原科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字母)。

(2)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在绿叶中有能量转换器____________________可把来自A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3)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E是根通过成熟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的。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C]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和动物呼吸都需要的气体。

21.(1)BE(2)叶绿体(3)导管(4)氧气

解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水通过叶片的叶脉进入,所以光合作用的原科有B和E(填写字母);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太阳能。在绿叶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可把来自A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3)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所以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E水是根通过成熟区的导管从土壤中吸收的;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C]氧气,是人和动物呼吸都需要的气体。

22.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现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③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鮮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________,写出此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__。

(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B装置中1、2、3号的变量是________,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请推测其原因

是________。

(4)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

应的措施?________。

22.(1)氧气

(2)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近,上浮的叶片数目越多,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远,上浮的叶片数目越少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3)二氧化碳1号中无二氧化碳,菹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产生,故无叶片上浮

(4)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23.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3.(1)叶绿体(2)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低(4)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4.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粒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温度范围)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以上的实验并统计各组发芽数量。

(4)过一段时间,预计某装置内种子全部萌发,却有2粒没有发芽,原因是___________(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在小麦开花期间,同学们观察到小麦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25℃是适于种子萌发的温度)。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花中主要的结构是花蕊。(2)充足的空气(3)补充多个相同的装置,分别放置在21﹣29℃的恒温箱内培养。(4)胚不完整、种子没有生命力(5);光合作用;花蕊

解析:(1)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了25度后,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94%;因此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还应该将实验进行重复实验,补充多个相同的装置,分别放置在21﹣29℃的恒温箱内培养,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组实验,然后取平均值。

(4)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装置中有两粒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种子没有生命力或种子处在休眠期。

(5)据图可见:当播种量为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要合理密植,种植过密会使植株叶片互相遮光,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了有机物的合成。

25.某科学研究小组分别选择绿藻和蓝藻在不同的pH缓冲液中进行实验,如图1是光照装置示意图,如图2是实验结果示意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产生的气泡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其中绿藻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细胞质中某一结构名称),在该场所中,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能。

(3)从图2分析,在绿藻和藍藻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对pH变化适应性较强。

25.(1)不同pH缓冲液中对绿藻和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2)叶绿体化学能(3)绿藻

解析:(1)据图可见: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缓冲液中对绿藻和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表达式为:

因此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3)据柱状图可见:绿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产生氧气的变化幅度不大,而蓝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产生氧气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见:绿藻对不同pH缓冲液的适应性较强。

26.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19),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

(1)若___________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D、E,(一)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答案完整,方可得分)。(2)叶绿素(3)水(4)答案不唯一,不能笼统说具有偶然性、没有体现重复性等等。答案应为具体改进措施,答对一点可得分:如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它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

27.绿色开花植物各器官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回答。([]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植物体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

(2)图A中,①表示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也可以表示蒸腾作用散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后,图B中[________]将发育成种子。

(4)观察图C,根尖成熟区有利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7.(1)输导(2)氧气水蒸气(3)雌蕊和雄蕊④(4)具有大量根毛

28.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而脱贫。西红柿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西红柿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西红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西红柿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的2是由3(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4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4)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西红柿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西红柿采取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西红柿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西红柿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西红柿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

28.(1)受精卵(2)器官(3)子房光合作用(4)蒸腾作用(5)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6)25

29.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______,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了_____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_________。

29.(1)淀粉(2)无CO2(3)避免叶片的绿色对实验现象(淀粉遇碘变蓝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

(4)不变蓝(或“仍为*白色”)

解析:(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见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白色,这样可以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4)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30.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______(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上述实验中的______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____________改变时,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大。

30.(1)蒸腾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2、5、6多于(3)1、2、3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相对湿度36°C相对湿度

解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2)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乙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1、2、5、6。从图乙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甲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乙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甲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植物乙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甲多于植物乙。

(3)①1、2、3组,在温度为36摄氏度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发生变化。结果可以发现,随着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②中午时温度较高,在温度不变情况下,相对湿度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随着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