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摸到了那一束追求的光!”今年4月初,当得知自己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即将可以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Plant(《分子植物》)在线发表时,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届博士毕业生田亚楠,情不自禁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
一只耳朵全聋,另外一只耳朵听损大于分贝……作为一名听力障碍者,靠助听器和读唇语来和外界交流的他,在科研道路上坚持“长跑”九年,终于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这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可正如其实验服胸口处画着的笑脸那样,田亚楠身上的乐观与天真,支撑着自己为科研而奋斗。
“我们都是浩渺宇宙长河中的一粒微尘,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在星空中闪烁过,就足够了。”田亚楠希望,未来还能继续将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长久坚持走下去。
变故:幼年因意外而听力障碍
耳朵突然开始听不见声音,是四岁的田亚楠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根据医生诊断,是抗生素用量错误导致听力障碍。原来,他三岁时发过一次高烧,当时医生打了过量的抗生素,没想到潜在的危险在一年后突然爆发。那时的医疗水平并没办法根治这一后遗症,即便从“有声”到“无声”的剧变对他“打击太大”,但也只能去接受、去改变。
“爸妈让我每天看《新闻联播》,跟着主持人说话,对口型学唇语。”田亚楠告诉记者,在发音、语速上循序渐进不断训练,他基本掌握了汉字的发音规律和说话口型。事实上,从小父母就把他当成和普通孩子一样看待,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直留在普通学校读书。“除了听不见,我并不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田亚楠和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做实验
在田亚楠看来,自己无疑“特别幸运”,求学路上“得到太多人的帮助”。从小学到高中,他常常被安排在第一排正对着老师的位置就座,看着老师授课的口型,并配合着助听器辅助后的微弱声音来获取知识,比普通人付出得更多。“大部分内容靠自学,很多知识自己先弄懂,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还有一些因为听不见遗漏的,就自己课后补回来。”
中学时的他,在生物学竞赛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生命科学。凭借着身上的韧劲,田亚楠考上了大学,并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开始踏入科研工作,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我看他很有上进心,真的特别热爱科研,还去过中科院实习,是个科研的好苗子。”华农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田亚楠的导师庞学群告诉记者,即便知道他有听力障碍,还是“决定给他机会,让他能够在我们课题组进一步求学”。
感恩:科研路上众人相助让他“一直坚持下来”
进入课题组后,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刚开始时研究方向并不明确,而且涉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几乎超出现有的能力范围,在此之前,课题组也并没有相关的研究经验可借鉴,而这也意味着,田亚楠必须从零开始。
做科研的前两年,为了证实叶绿素酶在幼叶中的光保护作用,他做了无数次对照实验,但结果都不如人意,实验陷入了僵局。恰逢导师正在国外访问,身边难以找到一个沟通指导的人。不仅课题研究找不着方向,在生活上也出现“水土不服”——广州潮湿的天气让他这个河南人适应得“够呛”,再加上广东特有的“回南天”,助听器也因潮湿而罢工,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更为困难,整个人也变得很急躁。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田亚楠的导师庞学群
“看回当初的聊天记录都觉得不可思议,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四五十条消息。”为了缓解田亚楠的焦虑,庞学群老师整天与他QQ沟通联系,一发现他有情绪立马聊天疏导。“我们轻易做到的事情对他而言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也经常鼓励他,不管怎样辛苦都要努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田亚楠心中,若没有导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细心的指导,“自己也挺不过来”。事实上,庞学群立德树人的品格,以及对科研的潜心专研和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在其他老师和学生心目中都是有口皆碑。
课题组老师张雪莲
课题组老师张雪莲也时刻关心田亚楠的生活,在“回南天”来临前会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做好提醒,还会经常推送美食推文给他,鼓励他多出去走走。此外,实验室的同学也会默默帮助田亚楠。培养样本、取样、观察结果……科研任务繁重,一个实验做下来需要几天时间,同学们都愿意牺牲自己的科研时间,帮他做实验。实验室每个人要负责一年的实验室报账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但由于他听不到电话的声音,无法和电话那头的人员沟通,同学们也主动帮他承担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能走到今天我是很幸运的,因为周围的人很好,也是因为这么好的科研氛围,我才能一直坚持下来。”田亚楠对此非常感激。
无憾:历时九年终于发表高水平论文
经过两年的煎熬,田亚楠的研究方向才逐渐明朗。此后的多年里,他更醉心于科研,只为不辜负大家对自己的照顾和期望。
“每天的科研任务很重,熬夜已经是家常便饭。”他表示,有时一些实验需要在连续个小时内取样,每次间隔3小时,因此,一次取样实验,有时一做就是好几天。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操作,但田亚楠却乐在其中。
“一个人比较安静,听不见对我反而有好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