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目前,已经确定的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其中必需矿质元素共有14种,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钼、镍、氯;植物从大气和水中获取的非矿质元素为碳、氢、氧。
1.氮素营养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植物体所获得的氮素主要依赖于根系从土壤中的吸收。而植物根系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硝态氮,也可吸收少量的铵态氮,如尿素和有机态氮,如氨基酸等。氮是植物核酸、蛋白质、磷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维生素、叶绿素等物质的组成成分,这些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人们常将氮称为“生命元素”。氮素供应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着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位
当氮供应充足时,植物枝叶繁茂、植株高大、分枝数量多,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在除碳、氢、氧外的植物必须元素中,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氮的需求要最大。当氮素供应过多时,植物叶片表现出大而深绿,植株柔软、徒长,易造成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加重。
2.植物缺氮症状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氮时,机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活动将受到影响,如核酸、蛋白质等的合成受阻、蛋白质的活性降低、细胞的生长分裂减慢等。结果造成植物生长缓慢矮小、分枝数量减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引起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受阻,使植物叶片变黄,叶片早衰,严重时干枯。
左为正常小麦植株,右为缺氮小麦植株黄瓜缺氮症状,下部叶片先变黄
因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转运到幼嫩组织中被重复利用,所以植物缺氮时叶片发黄,并且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导致老叶先发黄,幼叶仍然保持绿色这一现象,这是植物缺氮症状的显著特点,是区别于植物其它缺素症状的判断依据。
左半部分为番茄缺氮植株,右为正常植株大麦缺素症状
3.缺氮防治方法
秋季时,施足基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以0.2%~0.3%尿素或碳酸氢铵效果最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